推出 “三维赋能” 计划 毕业生享临港落户红利

刘老师 阅读:7 2025-09-23 15:15:36 评论:0

  针对 2026 届毕业生,临港文理学院于 2025 年 10 月正式启动就业指导 “三维赋能” 计划,通过 “产业对接、政策服务、能力提升” 三大维度,结合临港新片区人才政策(如 “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重点产业毕业生可直接落户”),打造特色就业服务体系。

  在产业对接维度,学院依托与特斯拉、商汤科技、上海临港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上海电气临港重型机械装备有限公司等 20 家重点企业的合作关系,开设 “产业导师就业讲堂”(每月 2 场,邀请企业 HRD、技术总监分享行业趋势与岗位需求),并开展企业专场招聘(2025 年 10-12 月已举办 8 场,提供算法工程师、新能源技术员、海洋装备设计师等岗位 120 余个)。同时,实施 “企业实习直通车” 项目,选拔 150 名学生进入合作企业开展 6 个月顶岗实习(实习补贴由企业与学院各承担 50%),实习合格者可直接录用(2025 届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就业率达 92%)。

  政策服务维度,学院联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人才服务中心,在校园内设立 “落户服务窗口”(每周二、周四开放),配备 2 名专职政策咨询师,为人工智能、新能源、海洋工程等专业毕业生提供 “一对一” 落户指导 —— 包括政策解读(如直接落户需满足的学历、专业要求)、材料审核(如成绩单、就业协议盖章)、线上申报协助等。数据显示,2025 届相关专业毕业生通过该窗口办理落户手续的有 186 人,落户成功率达 82%(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 25 个百分点),其中 85 人入职临港重点企业,进入临港企业就业比例提升至 65%(2024 届为 48%)。

  能力提升维度,学院开设 “就业能力训练营”,涵盖简历优化(邀请企业 HR 现场修改简历)、面试模拟(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构化面试等形式)、职业规划(配备专业生涯导师)等内容,2025 年已开展 12 期,覆盖毕业生 800 余人次。学院就业办主任王磊表示:“目前已储备 50 家企业的 200 余个优质岗位(其中世界 500 强企业 12 家、临港重点企业 28 家),下一步将针对不同专业制定‘就业画像’,实现‘毕业即就业’精准对接。”


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edu.edu.mu/post/3113.html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临港文理学院,本科招生,文理学科,临港新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校园卡服务,教师发展,三下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