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建功:历史学毕业生成为乡村文化振兴带头人
文院教授孙大海
阅读:11
2019-09-12 08:43:24
评论:0
【本报讯 记者 临港文理学院学生会】“让千年古村的文化活起来,是我最坚定的追求。”2025 年 7 月,临港文理学院历史学专业毕业生王浩宇正式到岗,成为江苏省泰州市溱潼镇的一名文化专干。这个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霸,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的深意。
王浩宇的基层情结始于大二的社会实践。当时他带队调研溱潼古镇的非遗传承,发现当地丰富的民俗文化面临传播困境。“老艺人的技艺亟待传承,古村落的历史需要年轻声音讲述。” 这次经历让他萌生了投身基层文化建设的想法。
求职期间,他重点关注地方基层岗位招聘,却一度因缺乏实践经验受挫。“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帮我对接了临港新片区泥城镇的实习岗位,让我积累了文化活动策划经验。” 他参与组织的 “非遗进社区” 活动,服务群众超 2000 人次,这段经历成为求职加分项。
为备战乡镇招聘考试,王浩宇系统学习了乡村振兴政策、基层文化工作规范等内容,还结合专业特长撰写了《溱潼古镇文化 IP 打造方案》。面试中,当被问及如何活化古村文化时,他提出的 “非遗 + 研学 + 电商” 融合发展思路,得到考官高度认可。
如今,王浩宇已牵头成立古镇文化志愿服务队,组织非遗体验活动 12 场,拍摄的文化宣传短视频在短视频平台累计播放量超 50 万次。“临港文理学院的‘在地化人才培养’理念影响了我,基层就是最好的课堂。” 他说,下一步计划推动古镇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edu.edu.mu/post/3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