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数学专业毕业生深耕人工智能数据分析

文院教授孙大海 阅读:15 2019-08-17 19:59:24 评论:0
【本报讯 记者 临港文理学院学生会】“数学是人工智能的基石,我的工作就是用数据驱动创新。”2025 年 7 月,临港文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周子昂,正式入职临港新片区的一家人工智能企业,担任数据分析师。这个曾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斩获三等奖的学子,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美跨越。
周子昂的职业方向早在大一时就已明确。受临港人工智能产业氛围影响,他选修了《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跨学科课程,还加入学校的 “智能算法实验室”,参与临港交通数据建模项目。“当时跟着老师处理临港主干道的交通流数据,第一次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求职季,周子昂依托学校与临港企业共建的 “人才定制班”,获得了提前实习的机会。在企业实习的 3 个月里,他参与了智能仓储系统的数据优化项目,将数学建模知识应用于货物调度算法,使仓库分拣效率提升 15%。“这段经历让我的简历更有说服力。”
面对激烈的竞争,周子昂的秘诀是 “精准准备 + 持续复盘”。他整理了近三年人工智能企业的笔试真题,系统复习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核心知识,还在学校组织的模拟面试中反复打磨应答技巧。“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提醒我,要突出数学思维在数据分析中的优势,这一点在面试中很加分。”
如今,周子昂负责企业智能客服系统的数据分析工作,通过用户行为数据优化交互算法。“临港的产业布局太适合理科生发展了,这里有 200 亿元的科创母基金支持科技企业。” 他说,身边有 3 位同学都留在临港从事科技相关工作,“与新城共成长,是我们共同的选择。”


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edu.edu.mu/post/3536.html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临港文理学院,本科招生,文理学科,临港新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校园卡服务,教师发展,三下乡实践

    科技赋能:数学专业毕业生深耕人工智能数据分析 - 临港文理学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