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美术学毕业生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
文院教授孙大海
阅读:15
2019-07-16 10:41:31
评论:0
【本报讯 记者 临港文理学院学生会】“把传统剪纸与现代设计结合,让非遗走进生活。”2025 年 7 月,临港文理学院美术学专业毕业生刘雅琪的非遗工作室在临港新片区正式开业,这是她践行 “传统工艺活化” 理念的创业实践,也是学校 “文化传承创新” 教育成果的生动体现。
刘雅琪的非遗情结源于家庭熏陶,外婆是当地有名的剪纸艺人。大学期间,她系统学习了民间美术研究、传统工艺设计等课程,作品多次在省级美术展中获奖。“在临港参加非遗文创论坛时发现,传统工艺只要找对表达方式,就能吸引年轻人。” 这让她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创业初期,刘雅琪面临资金短缺、渠道有限等难题。学校 “双创孵化中心” 为她提供了全方位支持:不仅有 10 万元创业补贴,还对接了临港文创园区的入驻资源。“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帮我设计了商业模式,把剪纸与临港元素结合,开发特色文创产品。”
她带领团队开发的 “临港风貌” 剪纸系列,将滴水湖、南汇新城海滩等景观融入传统纹样,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青睐。通过 “线上电商 + 线下体验” 的模式,工作室开业首月销售额就突破 5 万元。“我们还与临港的中小学合作,开展非遗体验课,已经服务了 800 多名学生。”
谈及未来规划,刘雅琪充满信心:“临港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很大,还有实习补贴、人才公寓等政策。” 她计划明年扩大工作室规模,吸纳更多非遗传承人加入,“希望能让更多传统工艺在临港焕发新生,成为新城的文化名片。”
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edu.edu.mu/post/3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