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文理学院与艺术学院联合开展 “文化创意就业工坊” 项目,强化就业指导
本报讯(记者 孙明) 为助力学生对接文化创意行业就业需求,近日,临港文理学院与艺术学院联合启动 “文化创意就业工坊”
项目,针对两校文学、设计、摄影等相关专业学生,开展行业调研、技能培训、项目孵化、企业对接等就业指导服务,目前已帮助 60 余名学生明确就业方向,30
余名学生获得文创企业实习或就业机会。
项目首先开展 “文创行业人才需求调研”,两校组织师生走访上海、杭州等地 30 余家文创企业,包括文创产品设计公司、文化 IP 运营机构、新媒体文创平台等,形成《长三角文创行业人才需求报告》。报告显示,具备 “文化创意 + 设计技能 + 市场思维” 的复合型人才最受企业青睐,熟练掌握 PS、AI、短视频剪辑等工具,以及具备 IP 策划、用户运营能力的学生就业率更高。基于调研结果,两校制定了 “技能培训 + 实践项目” 的就业指导方案。
“文创技能培训营” 是项目的核心环节,开设 “文创产品设计”“文化 IP 策划”“短视频文创运营” 等 6 门课程,由艺术学院教师和企业资深设计师授课。在 “文创产品设计” 课程中,学生围绕 “校园文化 IP” 进行设计,从 IP 形象创作到产品落地全程参与;“短视频文创运营” 课程则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短视频推广文创产品,包括脚本策划、拍摄剪辑、流量运营等技能。临港文理学院 2021 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刘瑶参与培训后,设计的 “校园吉祥物文创盲盒” 方案被本地文创企业看中,获得实习机会。“培训让我学会了将文学创意与设计结合,还掌握了产品推广技巧,为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刘瑶说。
项目还搭建 “文创项目孵化平台”,支持学生团队开展文创项目实践。目前,平台已孵化 “非遗剪纸文创开发”“校园历史故事绘本创作” 等 12 个项目,其中 “非遗剪纸文创开发” 项目与本地非遗工坊合作,开发出剪纸书签、装饰画等产品,通过线上平台销售,月销售额超 1 万元。艺术学院教授王芳担任该项目导师,她表示:“项目孵化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帮助他们积累项目经验,增加就业竞争力。”
此外,项目还组织 “文创企业专场招聘会”,邀请 20 余家文创企业进校园招聘,提供文创设计师、IP 策划师、新媒体运营等岗位 80 余个。同时,两校与企业建立 “实习就业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就业推荐服务。截至目前,已有 15 名学生通过基地推荐成功入职心仪企业。
临港文理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与艺术学院的合作,拓展文创企业资源,优化就业指导方案,帮助更多学生在文创领域实现高质量就业。
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edu.edu.mu/post/3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