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文理学院科研团队攻克农业污染治理难题 成果惠及周边村镇
本报讯(记者 XXX)近日,临港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团队联合临港农业科学院,历经 3 年研发的 “农田面源污染生态拦截技术”
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该技术可有效降低农田氮磷流失率 30% 以上,目前已在临港新区 10 个村镇推广应用,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该科研团队由临港文理学院教授张敏牵头,联合土壤学、生态学、水利工程等领域 15 名专家组成。团队针对临港地区农田面源污染问题,开展实地调研 200 余次,采集土壤、水样标本 5000 余份,研发出 “生态沟渠 + 人工湿地 + 生物浮床” 的综合拦截系统。该系统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投放微生物菌剂,构建多层次污染拦截体系,同时结合智能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水质变化,实现精准治理。在临港新区望海镇试点应用中,当地农田氮磷流失率从原来的 25% 降至 8%,周边河流水质提升一个等级,农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为加快成果转化,团队还开展技术培训 20 余场,培训农户 800 余人次,编制《农田污染治理技术手册》发放至各村镇。临港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强表示,该技术成本低、易操作,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目前,团队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5 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环境科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下一步将与更多地区合作,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edu.edu.mu/post/4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