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上海建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标志着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生态建设进入新阶段。作为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核心区,临港新片区已形成1+N区域发展格局,累计支持120个产教融合项目,拨付专项扶持资金1.52亿元。此次合作聚焦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占地2000平方米,配备亿元级先进设备,将重点培养版图设计、封装测试等紧缺人才。双方通过契约型+产权型合作模式,推动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深度对接,计划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产教融合型大学。基地的建立不仅填补了临港集成电路产业链人才缺口,更通过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创新培养机制,为新片区发展提供可持续人才支撑。 该基地通过三链融合模式构建产教协同新生态:

"/>

学院与临港管委会共建产教融合基地‌

临港文理学院 阅读:1 2020-09-16 14:25:03 评论:0

2020年9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上海建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标志着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生态建设进入新阶段。作为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核心区,临港新片区已形成1+N区域发展格局,累计支持120个产教融合项目,拨付专项扶持资金1.52亿元。此次合作聚焦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占地2000平方米,配备亿元级先进设备,将重点培养版图设计、封装测试等紧缺人才。双方通过契约型+产权型合作模式,推动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深度对接,计划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产教融合型大学。基地的建立不仅填补了临港集成电路产业链人才缺口,更通过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创新培养机制,为新片区发展提供可持续人才支撑。 该基地通过三链融合模式构建产教协同新生态:






人才链贯通:采用校企双导师制,学生在大四阶段即进入华虹集团等企业开展真项目实践,累计培养520名芯片工艺人才。基地设置集成电路行业学术包,将企业技术标准转化为教学模块,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100%匹配。




创新链驱动:与氢晨科技等临港重点企业共建10个产业实验室,联合开展燃料电池电堆研发等30余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项。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同步入驻,形成低碳技术研发-中试-产业化的完整链条。




服务链延伸:设立企业培训中心,为临港企业提供定制化技能提升课程,年培训量超2000人次。基地还承接海关跨境供应链合规培训,服务临港新片区国际贸易发展。


通过三链协同,基地已实现三个转化:企业技术难题转化为科研课题、生产流程转化为教学案例、工程师资质转化为教师认证。上海电机学院等临港高校通过类似模式,使80%毕业生获得行业认证,就业率提升至98%。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临港文理学院,本科招生,文理学科,临港新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校园卡服务,教师发展,三下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