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文理学院推出 “职业适应力提升计划” 精准破解灵活就业痛点​

刘老师 阅读:3 2025-09-20 17:38:48 评论:0

  临港文理学院的职业发展中心内,2024 届毕业生张悦正在 “灵活就业咨询室” 与导师沟通,她刚通过平台接到跨境电商文案撰写的兼职订单,导师正帮她梳理服务合同中的风险点;隔壁的 “技能加油站”,学生们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学习 “短视频剪辑”“线上客服话术” 等灵活就业技能,屏幕上滚动播放着近期的兼职岗位需求。该校近日推出的 “职业适应力提升计划”,针对 “慢就业”“灵活就业” 群体提供全链条支持,已帮助 300 名毕业生实现多元化就业。

  “现在越来越多毕业生选择跨境电商、自媒体等灵活就业,但 80% 面临‘技能不足、权益无保障’的困境。” 计划负责人、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强介绍,计划推出三大核心服务:一是 “灵活技能特训营”,开设短视频运营、文案创作、跨境客服等 8 门课程,邀请 60 名企业专家授课,学员通过率达 95%;二是 “权益保障服务站”,联合律师事务所提供合同审核、纠纷处理等免费服务,已审核合同 200 份,避免损失 50 万元;三是 “岗位对接平台”,链接 200 家灵活就业企业,发布岗位 500 个,岗位响应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

  毕业生灵活就业质量显著提升。英语专业毕业生李阳通过 “跨境文案特训营” 掌握专业技能后,成为 3 家跨境电商企业的兼职文案,月收入稳定在 8000 元以上;数字媒体专业毕业生王浩通过平台接到文旅局的 “临港风光拍摄” 订单,作品被纳入城市宣传素材,后续又获得 5 个合作邀约。“计划帮我解决了‘不会做、怕被骗’的问题,现在能自由安排工作时间,收入比全职还高。” 李阳说。

  服务延伸与长效保障并行。学校建立 “灵活就业毕业生数据库”,跟踪服务 1 年以上;与临港电商产业园共建 “灵活就业孵化基地”,提供办公场地与设备支持;开设 “创业 + 灵活就业” 双轨课程,培育 “一人公司” 型就业者 50 名。刘强透露,2025 年将新增 “AIprompt 工程师”“虚拟主播运营” 等新兴灵活技能课程,联合行业协会制定《灵活就业服务标准》,助力毕业生实现 “体面灵活就业”。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临港文理学院,本科招生,文理学科,临港新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校园卡服务,教师发展,三下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