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文理学院升级 “全周期就业赋能体系” 考研就业创业多点开花

刘老师 阅读:2 2025-09-20 16:52:40 评论:0

  临港文理学院的就业服务中心内,考研复试辅导教室里坐满了埋头刷题的学生,教师正逐一批改英语作文;隔壁的创业孵化区,学生团队正在向企业导师汇报 “临港渔港文创” 项目计划书,屏幕上展示着产品设计图与市场分析数据。该校近日升级的 “全周期就业赋能体系”,覆盖 “学业规划 — 能力提升 — 岗位对接” 全流程,2024 届毕业生就业率达 96.8%,创历史新高。

  “就业不是毕业前的‘突击战’,而是贯穿大学四年的‘持久战’。” 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强介绍,体系按年级精准设计服务:大一开展 “职业认知周”,组织企业参观与职业测评;大二开设 “岗位能力实训课”,针对考研、考公、就业、创业分赛道培训;大三推行 “校企联合实习”,与 50 家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大四提供 “一对一求职辅导”,包括简历优化、面试模拟、签约指导。

  分赛道培育成效显著。考研辅导团队由 15 名资深教师组成,开设公共课精讲、复试模拟等课程,2024 届毕业生考研上岸率达 32%,较去年提升 8 个百分点,其中 12 人考入清北复交等顶尖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帮我修改了 3 版简历,模拟面试 10 余次,最终拿到了心仪的国企 offer。” 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陈雨说,她的薪资较同行业平均水平高 20%。

  创业支持与校企对接形成闭环。学校设立 “大学生创业基金”,每年投入 200 万元资助初创项目,2024 年孵化 “港口环保设备”“跨境文创电商” 等 12 个项目,带动 50 人就业,其中 3 个项目获得省级创业大赛金奖。就业指导中心还与 120 家企业建立 “定向招聘” 合作,举办校园招聘会 28 场,提供岗位 2.5 万个,岗位数与毕业生比达 5:1。王强透露,2025 年将新增 “数字经济就业工坊”,对接临港数字产业园需求,培养 1000 名复合型技术人才。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临港文理学院,本科招生,文理学科,临港新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校园卡服务,教师发展,三下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