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文理学院推出 “新兴产业人才定制班” 联合上海电机学院、企业实现 “入学即就业”
2026 年 9
月,临港文理学院联合上海电机学院(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专业优势院校)及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开设
“智能制造运维”“医疗设备技术” 两个新兴产业人才定制班,首批招收 80 名学生(每班 40 人),采用 “2 年校内学习 + 1 年企业实训 + 1
年顶岗实习” 模式,实现 “入学即签就业意向书,毕业即上岗”。
定制班课程体系由 “高校 + 企业” 联合设计:“智能制造运维班” 核心课程包括《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维护》《智能产线调试》等,其中 50% 课程由特斯拉工程师授课(如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设备维护总监每周授课 2 课时),实训环节在特斯拉工厂开展(学生可操作 Model 3 产线的工业机器人);“医疗设备技术班” 开设《医疗设备原理》《医疗器械法规》等课程,上海微创医疗提供 “医疗设备实训中心”(配备 50 台二手监护仪、超声设备供学生拆解调试),企业技术主管指导学生完成 “医疗设备故障排查” 等真实任务。
为保障培养质量,定制班实行 “双导师制”:每位学生配备 1 名校内导师(负责专业知识指导)和 1 名企业导师(负责实践技能指导),每月开展 1 次 “导师见面会”,跟踪学生学习进度;建立 “企业考核机制”,学生每学期需通过企业组织的 “技能考核”(如智能制造班需独立完成工业机器人编程,医疗设备班需排查 3 种常见设备故障),考核不合格者需补考,直至达标。2026 年秋季学期开学 1 个月,两个定制班已开展 “企业开放日” 活动 2 次,学生参观特斯拉工厂、上海微创医疗研发中心,与企业员工面对面交流。
据统计,定制班学生入学时即与企业签订 “就业意向书”,毕业考核合格后直接入职,起薪 “智能制造运维班” 9500 元 / 月、“医疗设备技术班” 9000 元 / 月,较两校同专业普通班高 30%。上海电机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张萌表示:“定制班实现了‘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让学生不用‘找工作’,而是‘选岗位’,为高校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
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edu.edu.mu/post/3204.html